欢迎您进入中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当前位置:峨边组工网 >> 帮扶协作 >> 正文
峨边彝族自治县驻村帮扶暨干部联户工作简报

                                                                                                8 期         2016年3月21日

  

“第一书记”真抓实干产业扶贫

     驻村帮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第一书记”们殚精竭虑,想法设法帮助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和项目。如今,这些产业和项目已如雨后春笋般扎根在各个贫困村中,正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黄泥也能长出致富花

(新林镇黄泥村“第一书记”郑英)

     新林镇黄泥村驻村帮扶工作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派员单位市农科院的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确定了黄泥村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决心将致富之花栽植在黄泥之上。

     驻村帮扶工作组带来了市农科院脱毒生姜种植技术,并租种农户8亩土地用以示范姜种种植,每年可为10户贫困户增加劳务收入约2000元/户,鼓励、带动63户贫困户发展姜种种植。积极联系乐山生姜种植大户赴黄泥村实地考察姜种繁育情况,协调签订姜种订购合同,解决了贫困户姜种种植的销路难题。目前黄泥村姜种种植面积已有30亩左右,年收益可达2万元/亩,为黄泥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打了一剂强心针。

     除此之外,驻村帮扶工作组会同派员单位市农科院6名专家、技术人员在园圃试种成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黄泥村气候、海拔、土壤条件等情况,决定开展中药材白芨种植项目,引领带动黄泥村贫困户走上致富之路。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功引入市农科院资金10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2016年4月启动,贫困户以劳动力、土地入股,公司签约回收产品,3年见效,所有参与项目的贫困户共享收益。项目成熟后,预期将为60余户贫困户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

     驻村帮扶工作组还积极致力于发展其他项目,力图开拓多种致富渠道。驻村帮扶工作组联系到乐山金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洽谈拟建年出栏3000头的大型养牛场和年出栏10000只的养羊场。项目成功后,能为贫困户提供约100个左右的务工岗位,可以带动周围约140户贫困户种植玉米和牧草近300亩用以供给养殖场,可为贫困户增收6300元左右,将极大减轻黄泥村贫困户脱贫压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真抓实干,致富之花生长在黄泥之上必定为时不远!

 

 

“种”出一个新瓦洛

(白杨乡瓦洛村“第一书记”李智远)

 

    李智远充分依托派员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资源,多次邀请相关专家、企业代表到瓦洛村实地考察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将瓦洛村打造成彝区首个高山商品化生态蔬菜基地的发展规划。

     每年秋季玉米收割以后,瓦洛村的耕地基本都闲置起来,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对种植新作物,村民既存在懒得种的阻力,也有种不好卖不掉的担忧。有鉴于此,瓦洛村采取产销一体的“专合组织+村+农户”模式,以村为单位直接与专合社对接,实行统规、统培、统育、统栽、统管、统销,打消村民的后顾之忧。由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带头,采用流转土地的方式,在瓦洛村一、五、六组试点种植卷心菜、娃娃菜500亩,共计143户村民52户贫困户参与了项目,商品化蔬菜基地初现规模。

     产的出来,更要卖的出去。为此,李智远积极联系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免费检验瓦洛村特色农产品,保证农产品生态、安全;为村民注册商标出谋划策,并主动替村民联系产品包装、销售等相关业务。通过与专合社协商,采取补贴运输费、装卸费等方式,帮助农户省去中间环节将农产品运到乐山,以接近市场价销售到各单位食堂、商场、超市及餐饮单位,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种植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村民有了实际收益,也就有了动力,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到2016年种植小米椒500至1000亩的项目中来,心态从“要我种”转向了“我要种”。

    一个新的瓦洛村就这么渐渐地被“种”了出来。

 

文章来源:峨边组工网 发布日期:2016-05-13
主办:中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Copyright ©2014 sclsz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