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之下,农村近年来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在一些地方我们却看到,农村金钱味浓了,人情味却淡了。正如近期一篇传播甚广的“北大毕业生返乡报告”描述的那样,作者的家乡“礼俗秩序变迁、拜金之风日盛、暴戾之气滋生、乡村教育凋敝”,读罢令人唏嘘不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传统村落也被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冲击得支离破碎。大量青年外出打工,留下数量庞大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虽有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撑住“面子”,仍旧掩饰不住“里子”的空虚。如何守护好农村精神家园成为一道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也曾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因此,农村建设一定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管齐下,当下尤其要补足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 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条件,建好办强农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广场等活动阵地,解决村民实际困难。二要转变思路,从单纯的送文化下乡的“输血式”教育到鼓励村民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激发内生动力,为乡风文明“造血”。三要提升整个社会环境,农村精神家园的贫乏一定程度上也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反映,只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峨眉山市峨山镇政府 吕羊 四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