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沙湾组工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沙湾组工网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精彩推荐(第三期)

深圳加快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佛山以生态为底色打造全域旅游精彩“样板”

成都实施供排净治一体化助力公园城市建设

深圳加快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深圳以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出一批引领型、创新型的关键性改革,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勇当尖兵、先行示范。

数字引领,打造智慧化营商环境。

深圳创新性引入“鸿蒙协同云平台”,将行政、司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技术鉴定机构等融为一体,形成集维权鉴权、监测处置、联合打击及司法认定为一体的社会政企高效联动知识产权线上保护机制。在全国首推居民用户“刷脸办电”、企业用户“一证办电”,推进“零证办电”和“信用办电”服务。

“企业点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圳设立全国首个“企业家日”,在每年的11月1日,率先开设“12345”营商环境专席,专门受理企业个性投诉。率先成立具有“咨询+监督”职能的营商环境咨询监督委员会,让企业诉求有效转变为政策举措。2021年深圳首创的“深i企”平台正式公测上线,各类商事主体诉求办结率99.97%。

对标最优最好,争创营商服务标杆。

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等方面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在商事登记、知识产权保护、跨境贸易等方面,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制度体系,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外商投资和国际人才服务管理。启示与建议。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大势所趋,国家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更大力度利企便民。我市要抓住契机,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聚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勇于创新。在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敢于探索,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只要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营商环境改善的事情都要尽力去推动,而且要有开创性的实施方案,“良禽择木而栖”,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来更好的投资项目和顶尖的人才。把控主体。在营商环境改革的新路口,将营商环境改革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在制定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前期,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痛点堵点“大征集”“大调研”,将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提出相应改革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法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探索建立符合港城及与国际规则衔接的法律制度,开展投资者保护等创新立法;建立健全产权制度、交易制度、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侵权案件民事刑事一体追究制度,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

佛山以生态为底色打造全域旅游精彩“样板”

近年来,佛山市立足“绿色”生态优势,不断夯实全域旅游基础,创成广东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全域旅游已经成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转换动能、升级优化的新引擎、新动力。

科学规划,凝聚创建合力。

政府牵头、多方论证,出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年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进行了科学合理细致的规划,奠定了构建“主客共享、全域共建”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深耕细作,厚植发展优势。

提高森林覆盖率,建成多个国家级生态镇、森林公园等生态屏障,打造田园城市新样本。以珠三角枢纽机场规划建设为契机,相继建成多条高速公路,每百平方公里密度达到10.1公里,高速路网不断完善,一小时游客通达圈即将建成。

多管齐下,完善产品供给。

重点推进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狠抓项目服务,做细做精龙头项目,大力建设成规模、成品牌的景区(点)。坚持以节兴旅,打造濑粉节等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节庆品牌。推动“旅游+”多产融合的旅游体系,发挥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重点打造有特色、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创新出台地券政策,有效运用拆旧复垦、增减挂钩等办法,盘活农村、工业闲置地,推动吉田村连片打造对面山桃园、粉葛公社、乡村民宿等项目。用好入股联营,引入社会投资选取空置民房作试点,发展花园式民宿项目。

启示与建议。在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之下,文旅产业也面临着“细分化、内需化、数字化”的模式变革。佛山全域旅游的典型做法对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抓牢“内需化”新特点。“小、新、轻、特、奇”为特色,开发以个性化、高品质供给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创新更加精细化的运营模式。在我市“快达慢游”的交通网基础上,不断深耕细作,从半日游等“快餐”消费转向周末游、多日游等“正餐”消费。健全“数字化”新产业。“云旅游”为契机,打造“一中心一机游一平台”的数字文旅产业(“一中心”为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一机游”为通过手机软件建立游客综合服务平台、“一平台”为全域旅游智慧商圈平台)。支持发展直播、网红等新业态,形成“文旅粉丝经济”。建设“地标化”新景观。依托本地历史人文景点和风景区,深挖西游文化、历史文化,打造既有传统文化,又有现代风格的地表性建筑群、景观群,集赏景、疗养、团建、度假、儿童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地域性特色新景观。

成都实施供排净治一体化助力公园城市建设

成都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强化供水、排水、净水、治水一体化思维,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促进水与“人、城、产”融合发展。

创新管理新体制。

创新管理新体制。成都印发《关于优化水务管理体制构建供排净治一体化机制的试行意见》,成立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修订完善供排净治一体化的法规政策、规划、标准体系,指导行业国企加快建立健全一体化机制,强化事业单位行业监管职责,构建政府行政管理、行业事务监管、企业市场运营的一体化管理体制。

创新融资新模式。

积极推动水务资源资产化、效益化,壮大国企资产,增强企业投融资能力。扩大特许经营范围,将市政管网、下穿隧道等设施的特许经营权授予行业国企,实行按效付费。推动行业国企拓展投融资渠道,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吸引社会参与,实现存量资源资产盘活、增量项目投入来源稳定。

创新治水新格局

创新治水新格局。按照贯穿设施全生命周期和水的社会循环全过程管理理念,主动开放市场将城市原水输送、自来水生产输送、污水收集处理、再生水利用等以特许经营方式统一交由行业国企经营运维,实现“源、网、厂、河”一体化系统治理,供水、排水、净水、治水一体化闭环管理。建立5至8年为一个周期的排水设施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实现数据有机更新,保障设施运行安全。启示与建议。成都在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中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锦江流域的优良率达到了100%。该市的一系列措施对我市水务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构建高效监管机制。试点实行管办分离、事企分开,依法实施第三方监管,强化行业技术指导、运行监测、巡查考核等行政辅助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管理内设机构,构建行业监管一体化机制。强化行业监管手段,加快智慧水务建设,构建一体化物联感知网络、数据中心和标准体系,实现水务全周期、全过程智慧监管。打造综合治理体系。逐步开放供水、排水、净水水务市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在国有企业引领下对有资质、有能力的民营企业试行特许经营,充分发挥企业能动性,增强企业活力。探索“专业民企+国企+流域属地政府”共同治理体系。持续开展改革试点。针对地理位置、区域功能、社会发展和建设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治理方式。在市区、自然保护区、景点、农村不同区域开展改革试点建设,因地制宜、因水制策,依法依规设定改革目标、措施等。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新港城探索水、城协同高质发展的新路径。

文章来源:沙湾组工网 发布日期:2022-07-06

主办:中共乐山市沙湾区委组织部
Copyright ©2014 sclsz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