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沙湾组工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沙湾组工网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精彩推荐(第二期)

青岛立足海洋城市开启经略海洋新征程

徐州“无前台化”窗口实现政务服务“肩并肩”

广东信息适老化消除老人“数字鸿沟”

青岛立足海洋城市开启经略海洋新征程

近年来,青岛聚焦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战略部署,以全球城市定位和海洋城市定位为坐标,正开启经略海洋新的征程。

创新引领,打造海洋科技创新源地。

青岛海洋科研机构云集,海洋人才荟萃,推动青岛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喷涌勃发。目前,包括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在内,青岛共有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字号”涉海科研机构近30家,约占全国五分之一;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30家,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向海发展,推动海洋产业转型跨越。

海洋产业已成为青岛特色产业。截至目前,海洋工程建筑、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海洋科教管服、涉海设备制造等海洋产业年产值过千亿元,海洋水产加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化工、涉海原材料制造等产业年产值过500亿元。

港产城融合,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青岛以港口为依托,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链接上合组织国家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商贸物流运转基地,强化面向日韩门户功能,推进海港、空港与日韩主要口岸“多港联动”,实现日韩空中航线“公交化”,建设中韩日“海陆海”跨境电商高速物流通道。

面向未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青岛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提出,青岛将以全球城市网络和海洋城市网络为坐标,深化国际城市战略,突出海洋优势,彰显海洋特色,持续提升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中的能级,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战略支撑。

启示与建议。连云港与青岛同为沿海港口城市,但目前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产业发展上存在较大差距。我市应学习借鉴青岛经验,加快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江苏沿海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我市“十四五”海洋发展规划,做好海岸带空间管理和海洋资源配置,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建设海洋技术创新中心。积极融入江苏沿海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建设海州湾深远海养殖和远洋捕捞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船集团、江苏海洋大学、涉海龙头企业,在深远海设施渔业、智慧港口、海洋生物、海洋风电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为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依托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发展深远海种植与养殖;依托骨干药企及康缘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及功能保健食品;依托716研究所、江苏海洋大学工科优势,突破高端装备领域“卡脖子”难题,发展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智能化产业。着力打造“智慧港口”。支持以国际枢纽港为支撑的物流体系建设,提升港口服务海洋经济的能力。通过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完善港口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港口的功能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大海洋人才引进力度。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聚焦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船舶业、临港产业等领域,大力引进海洋产业发展最前沿、科技创新最核心的领军型人才,加大海洋产业高端人才项目支撑。

徐州“无前台化”窗口实现政务服务“肩并肩”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徐州淮海科技城企业服务中心从“服”上下真功夫,深刻转变服务理念,创新设立“肩并肩”服务区,服务人员与办事人员并排坐在电脑前,现场为企业办理各项业务。

“面对面”窗口受理到“肩并肩”帮办服务,蕴含着服务理念的大变革。徐州淮海科技城企业服务中心撤销了原先传统的直通型柜台式窗口,转化为包含智能导服区、综合收件区、审批服务区、出件服务区四大功能区的“肩并肩”服务区,企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到“肩并肩”服务区进行操作,工作人员会为其全程指导讲解,解决了办事人员距离远、服务体验感不强等问题。

启示与建议。近年来,我市“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围绕政务服务优化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见面”可网办服务覆盖率达95%。但随着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市政务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建议参照徐州等地做法,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提高智能化水平。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审批服务全链条推进智慧化应用,根据用户行为习惯,打造简洁明了、便捷式、人性化的电脑、手机终端,进一步提升硬件水平,优化软件功能。深入推进数据联通,加强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归集,积极创新应用场景,为“放管服”改革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优化代办服务。关注老年人等不会使用电脑、手机的群体,围绕群众需求高频服务事项,建立健全专业代办队伍,并将代办队伍延伸到基层,可参考东海县建立的“三四一”代办体系,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提供“领办、帮办、代办、特办”四类服务。建立解忧纾困机制。针对因特殊情况办不成事的投诉,建议建立“特事特商、急事急办”渠道,为群众解忧纾困,如武汉市江岸区政务中心设立了4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作为常规办事窗口的补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啃“硬骨头”’,专治“卡脖子”等问题,灵活机动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提升办事效率,缩短办事时间,体现“民呼我应”。

打造人性化办事环境。优化实体大厅办事环境,提高硬件舒适度,设置诸多便利举措方便群众,体现人文关怀,如设置母婴室、爱心伞、便民药箱、心脏除颤仪及各种无障碍设施,实行无声叫号、短信告知。试点“无前台化”服务窗口,拉近与群众距离。

广东信息适老化消除老人“数字鸿沟”

近年来,广东省民政厅将适老化设计与“数字政府”服务体系相结合,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多项关爱老年人服务新措施。

“三合一”健康查验。

针对老年人使用健康码难题,广东升级健康防疫核验系统,没有智能手机或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只需出示身份证,即可完成人、证、码“三合一”查验,整个查验过程不超过3秒钟。

“尊老爱老服务专区”。

广东政务微信小程序“粤省事”上线面向老年人群体并贯彻适老化设计的“尊老爱老服务专区”,老年人可在线随时随地“指尖办理”38个事项、8类服务,并加入更多适老化服务项目,采用符合老年人阅读习惯的大字体设计以及易于辨识的视觉色彩设计,提供他人代办功能。

居家申请高龄老人津贴。

2018年起,广东部分地市陆续把高龄老人津贴申请纳入“粤省事”小程序,通过“粤省事”平台,广州、深圳、珠海、汕头、韶关、惠州、中山、江门等地的户籍老人,都可由家人在线代申领高龄老人津贴。2020年,“粤省事”平台高龄老人津贴申请数量已近18万件。

启示与建议。我市现有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4.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7.7%。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迅速提高,老年人在运用智能设备方面遇到的困难越来越突出。建议学习借鉴广东等地先进做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兜住底”,让服务更人性化。要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普遍适用与分类推进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保留绿色通道、人工服务、现金支付等方式,留住传统服务,保障服务普惠性。

“能兼容”,让技术更有温度。在线上,要提供用户体验更好、操作流程更精简、数据获取更准确、数据交互更即时、应用场景更广泛的老年人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在线下,要通过上门服务、便民代办等方式,提升服务便捷性,如在所有办事大厅配备轮椅、老花镜、自助机等硬件设施,方便老年人办业务,所有事项均设置线下办理渠道或者协助老年人完成线上办理。

“众参与”,让数字成为老人红利。政府要加强引领和推动,加大对适老化智能产品的政策支持。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强对智能化养老项目、产品的验收和跟踪管理。社会各界要积极开展“智慧助老”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帮助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化设备;老年人要主动接纳和使用智能化设备。

文章来源:沙湾组工网 发布日期:2022-06-20

主办:中共乐山市沙湾区委组织部
Copyright ©2014 sclsz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