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讯 3月10日,春寒料峭。五通桥金粟镇庙儿山村一组。 头天晚上才下了一场春雨的村道上,必然多了些枯枝败叶,还夹杂着水渍。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戴着草帽,脚穿胶鞋,卷屈衣袖,一丝不苟的清扫着村道。一阵劳动,他脸上已有些微汗。清扫中,还要时不时避让一下村道上来往的车辆。 老人有些佝偻的身影,映在春天的田野中,无疑还是显得有些“突兀”。但扫过后的村道,却干净得让人意外。 他不是清洁工,却扫了7年的村道;7年间,他没一分钱报酬,连扫地的扫帚都是自己做的。 他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只要还走得、做得,我就应该做点事。” 这名老党员叫罗明友,如今已是75岁,家住在庙儿山村二组。2008年村道硬化后,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道路通车的那一天,他便拿起了扫帚,负责起这1公里多的村道卫生,这一扫就是7年。 尽管只有1公里多长,但对于罗明友这位年过7旬的老人来讲,还是要几乎花半个多小时。 但无论寒暑,村道上总有他的身影。身影后,则是干干净净的道路。 他快乐地说,咱乡村路,也要做到“畅、安、绿、美”! 这条1公里多长的路,几乎全是斜坡和弯道;打扫的间隙,不时地,他还要对路过的摩托车或其它车辆告诫一声:“慢点哦!” 他有4个子女,本来可以享清福了!但他不这样想! 当然,他的想法与行动,最初也招来一些“闲言”。有人说他是“白火石”“假精灵”。 可一年一年过来,村民仿佛已经习惯了他的身影;在寒来暑往中,享受着他劳动的成果——干净的村道,无落叶杂草胖脚,亦无苔藓的湿滑;而更多的则是,感动于一位老人的奉献与坚持。(记者:徐梓胜) (原载于2016年3月16日乐山新闻网) |